“敞开式大空间,空间比较大,管道排列均匀,有利于管道车间化、工业化生产,像这些管道可以在地面局部连接,然后整体组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行走在广氮新社区的地下室里,机电工程师矫金柱向我们仔细介绍刚刚获得省级工法证书的敞开式大空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施工技术。
在宽敞的地下室里,管道施工已经完成,我们抬头便可看到一排排涂上红漆的灭火系统管道,纵横交错却也整齐有序。在工程的发展史上,这里是一页新的篇章,技术创新将带来企业更大效益。
◆默默努力锻造更新型工法◆
总工程师左海坤、机电部经理陈明远和机电工程师矫金柱这三人犹如是广州金辉建设集团施工工法的铁三角组合,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坚韧的毅力默默的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成功获得了省级工法证书。说起来,这项省级工法还与鲁班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矫工说:“去年十月份绿洋山庄获了鲁班奖,那里的地下室刚好就是敞开式大空间,喷水系统做得比较好,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公司这边还做过西门口广场,还有芳村花园,都具备这个条件。在当时的何美洲总工和机电部陈明远经理的支持下,在叶工(叶勇)和邓工(邓颖康)的帮助下,执笔写了工法并申报省级工法。”
然而,创新之路总是充满荆棘。担任芳村花园项目经理的刘灵宇总结,难点在于“统筹”。在施工之前,管道的分布、走向和间距都必须充分考虑清楚,“特别地下室,有很多大型管道交汇的地方,这个时候统筹就非常重要,”刘灵宇说,“图纸上交汇的地方,要考虑建筑的高度,怎么交叉通过,先通过哪一条管,从哪里绕过去,都是很关键的。”为了减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阻力,技术人员们花了不少心思,“有线槽和管道通过的地方,我们是先做了交汇地方剖面的样板,避免了正式施工过程中不满足净高、通不过去的要对结构开洞的情况。当时做这方面,陈经理和矫工多次到现场作技术指导,关炽敏、李嘉文他们也出了很大力量。”
申报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很多数据都不太明朗,要去到项目,咨询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把数据一一核对,所以这都是大家的努力。”矫工说,“何总、陈经理和我在审议科学成果意见不同的时候,就不断进行修改,几易其稿。进行科学查新之后,就申报了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是何总、陈经理和我三个去的,当时竞争也比较激烈,我们那个小组一共有12个项目,我们做了PPT,在现场表述、专家点评打分,后来顺利通过。在评审的过程中,主要是陈经理做的工作,和专家进行了有效沟通。遇到困难,大家都逐一克服,向着成功迈进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成果是与公司领导和各方的支持分不开的。”
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当敞开式大空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施工技术在绿洋山庄、西门口广场和芳村花园取得优秀成果之后,追求卓越的金辉人再一次把这项技术应用在广氮新社区地下室的管道建设中。随着敞开式大空间这种建筑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创新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施工技术也将运用得更加普遍。工法成功源于平凡岗位的默默努力和孜孜不倦追求,是卓越员工创新智慧。
◆众志成城打造创新型团队◆
在“以技术质量致胜”这一质量方针的指导下,金辉建设集团里组成了多个QC小组:何美洲、左海坤、陈华琪、吴清峰、王龙海、刘昕华、卢君盛、吴少毅、王福沛、苏艳桃组成的金辉创新QC小组,何美洲、左海坤、莫华、吴龙鑫、陈积开、莫全、谭升组成的珠海格力海岸S2地块二期建安工程(1标段)项目部QC小组,陈明远、张文、徐志锋、杜远亮、钟海平、陈志云、刘宇飞组成的安居QC小组,何美洲、陈明远、刘灵宇、矫金柱、张文、徐志锋、陈志云、关炽敏、林嘉升、李嘉文、何旭组成的金辉QC小组。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QC是为达到规范或规定对数据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足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并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仅仅是2012年,金辉建设集团就获得了“广东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广东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广东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5项称号,可谓硕果累累。
保持活跃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创新往往就在日常工作之中。总结工程特点,结合创新型思维改进施工技术,这是安居QC小组的经验所在。安居QC小组以“提高导管预埋的一次合格率”为课题,这个课题则是由广氮新社区的工程特点而生。机电施工员杜远亮介绍说:“住保办在美观方面要求在楼层上没有明装的线槽,但是广氮这个项目户数比较多,60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面有16户,涉及的管道相当多,大的管道有32根,小的管道有48根,全部在走廊上面走,而且只能暗铺。”管道多、种类杂、密度大、布局紧等因素都给导管预埋工作带来了难度,然而,安居QC小组充分利用了这个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分析,得出主要是保护厚度不足、管路脱落这两个因素造成导管预埋合格率低的结果,并制定对策,攻克了这个施工难点。
除了思维,创新更需要强大的技术作后盾。正如广氮新社区的主管工程师张文举的例子:“有个工厂的机器坏了,请来专家维修,这位专家只是轻松地在马达的位置作了个记号,画了个圈,把里面紧紧缠住的布条扯出,就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报酬。画个圈谁都会,但怎么画,为什么在这里画,就需要技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些活跃于创新一线的技术人员们都是集团的创新能手,都是集团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工作中创新赢得企业效益,也赢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他们每一次的创新都为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为集团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未来,金辉建设集团将会涌现更多以创造革新为己任的使者,向着QC成果进发。